我國采用給水增壓系統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。從最早的水塔供水,發展到了最先進的“無負壓”供水方式,先后經歷了四個階段的供水方式,其分別為水塔供水、樓頂水池供水、變頻供水及無負壓供水。
1、水塔供水
水塔供水原理是:自來水通過管網,把水傳輸到地面水池,再通過水泵把水池里的水傳輸上高高的水塔。水塔占地面積大,成本高是其最大的不足,而且,水塔僅僅適用比較低的樓盤,目前的樓盤越來越高,現有水塔不能無限增高。供水多次污染非常嚴重,市政自來水管網的壓力一到地下水池就變為零,這種供水方式既浪費了能量,又存在著很嚴重的水質二次污染。這些缺點嚴重制約了水塔供水的發展。
2、樓頂水池供水
取代水塔供水方式的是樓頂水池供水設備。其供水原理是:自來水管網將水傳輸到一個儲水池將水儲存起來,然后通過泵房,將水輸送到頂樓水池,頂樓水池再自上而下供水。與水塔供水相比較,樓頂水池相對不占地,構造經濟,節能。但是,樓頂和水塔這兩種供水方式的污染環節幾乎一樣。
3、變頻供水
樓頂水池的缺點促進了變頻設備的技術開發。1994年,一種變頻技術改變了各個城市的供水方式,也就是第三階段供水方式——變頻供水。自來水通過管網送到樓下水池后,無須再通過泵房傳輸到樓頂水池,而是應用一個變頻設備,直接將樓底水池的水傳輸到各個用戶家里。這樣變頻技術的廣泛應用減少了樓頂水池的中轉環節,不僅節約能量,而且減少了自來水的污染環節。
前面三個階段的供水方式都屬于二次供水,也就是說,從市政管網把自來水傳到用戶家中,中間都有中轉的水池。這個中轉過程,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污染過程。由于管理不善,水池、水箱缺乏定期的清洗,二次消毒措施失效以及系統本身的缺陷,造成的水質二次污染已直接影響了供水水質安全,甚至產生了嚴重的水質污染事故。這些通病都是讓第四個階段的無負壓給水設備給克服了。無負壓給水設備不設儲水池,整套設備是密封不與大氣接觸,故徹底避免了水質二次污染可能。正是密閉系統,設定了供水需要水壓情況下,市政水流至水泵進水口時余壓可疊加利用,水泵補充設定水壓與余壓不足部分節能。另外,儲水池一般儲存數小時用水量,體積大占地面積也較大,無負壓給水設備不設儲水池,故也就節省了占地面積,這一點尤其將給水設備放室內或地下室時,經濟效益尤為明顯。
4、無負壓供水
無負壓供水設備是以市政管網為水源,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網原有的壓力,形成密閉的連續接力增壓供水方式,節能效果好,沒有水質的二次污染,是變頻恒壓供水設備的發展與延伸。
通常我們所說的無負壓供水設備,一般指的是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,也叫變頻無負壓供水設備,是直接連接到供水管網上的增壓設備。傳統的供水方式離不開蓄水池,蓄水池中的水一般自來水管供給,這樣有壓力的水進入水池后變成零,造成大量的能源白白浪費。而無負壓供水設備是一種理想的節能供水設備,它是一種能直接與自來水管網連接,對自來水管網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的二次給水設備,在市政管網壓力的基礎上直接疊壓供水,節約能源,并且還具有全封閉、無污染、占地量小、安裝快捷、運行可靠、維護方便等諸多優點。
雖然高樓供水的不安全問題時常有報道,但是大家還是不要太過于擔心,并非所有的高層二次供水都差,選對供水設備很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