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表和地下水的水源中一般含鐵量在4mg/L-30mg/L,鐵離子主要以Fe2+形式存在,剛用容器取出時,水質外觀較好、清澈干凈,只是有鐵銹、腥臭味。這種水源會給生活帶來一些危害,因此,對于這種含鐵量較高的水源如何處理呢?
含鐵量較高的水源隨著與大氣接觸時間的延長,二價鐵離子慢慢被氧化變為三價鐵離子,水質逐步變渾濁,顏色逐漸加深,嚴重時可變成紅色。含鐵的水往往會給器具上留下銹色,當用于鍋爐水處理系統時,會使鍋爐水處理中離子交換器中的樹脂中毒,使循環水處理藥劑的效果大幅度降低等,因此,在用于鍋爐水處理系統時,在水軟化前一般需要除鐵。
含鐵量高的原水可用錳砂濾料除鐵。錳砂濾料外觀粗糙、呈褐色,天然錳砂中含有 MnO2,它是 Fe2+ 氧化成 Fe3+ 的良好催化劑,含錳量(以 MnO2 計,下同)不小于 35% 的天然錳砂濾料,既可用于除鐵,又可用于除錳;含錳量為 20% ~ 30% 的天然錳砂濾料,只宜用于含鐵量較高水源的除鐵,含錳量低于 20% 的則不宜采用。
錳砂過濾器作為預處理系統中的一部分,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鐵錳離子,保障后續設備的平穩運行。